Quantcast
Channel: 何志强-点点滴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

《S.》《忒修斯之船》简述 J.J.艾布拉姆斯, 道格·道斯特, 颜湘如

$
0
0

书籍图片

s.封面3

作者简介

[美]J.J. 艾布拉姆斯
美国著名导演及制作人,活跃于电影、电视圈,代表作有《迷失》系列、《星际迷航》系列、《碟中谍》系列、《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等。
十多年前,J. J. 在旅途中邂逅了一本陌生读者留下的书,扉页写着:“看完请留给下一个读者。”他的创意脑袋深受启发,开始想象一本书能通过何种形式,连接起两个素未谋面的读者。《S.》的大胆构想于焉诞生。J. J. 并未明言未来是否会将《S.》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但他非常肯定,这场前所未见的纸书阅读之旅,将是其他传播媒介永远无法复制的美好体验。

[美]道格·道斯特
美国知名小说家,毕业于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斯坦福大学创意写作班,并获美国国家文艺基金会资助创作。长篇小说代表作《古墓漂流》(Alive in Necropolis)曾获纽约时报书评编辑选书、亚马逊书店年度好书等殊荣。他的短篇小说集《冲浪导师》(The Surf Guru)除了再获品位严苛的纽约时报选书肯定,故事的多变想象与原创性更让他得到“来自北加州的村上春树”美誉。除了个人创作,道斯特也在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程,并曾三度在美国益智竞赛节目“Jeopardy!”夺下冠军。
2011年,J. J. 带着《S.》的灵感骨架,找上他心目中的“天才作家”道斯特,两人立刻决定携手挑战这场前所未见、绝对原创的写作冒险。颠覆纸书的“手写留言”叙事手法出自J. J. 的创意,而热爱文学的男女主角性格设定,则归功于常年耕耘创作的道斯特。

译者:颜湘如
美国南伊利诺伊州大学法语系毕业,现为自由译者。译著包括“千禧年”三部曲(《龙文身的女孩》《直捣蜂窝的女孩》《玩火的女孩》)、《别相信任何人》等数十册。

目录

《忒修斯之船》目录

译者序 v
第一章始于斯,终于斯 3
第二章漂移的双生子 37
第三章S.的复现 69
第四章特务X 111
第五章往下,脱身 167
第六章沉睡的狗 203
第七章黑曜石岛 259
插曲 自由拍触技曲与赋格曲 299
第八章领地 331
第九章负空间的鸟 375
第十章忒修斯之船 415

【附件顺序、内容及所在页码】
1 给葛兰的信(2)P. vi-vii
2 埃里克笔记 P. viii-ix
3 叉角羚日报 P. 10-11
4 《多伦多历史与人文科学杂志》影印页 P. 20-21
5 石察卡电报(
2) P .54-55
6 瓦茨拉夫跳桥的新闻剪报 P. 68-69
7 德雅尔丹的便笺 P. 86-87
8 珍的第一封信(2) P. 100-101
9 明信片1(4月12日) P. 112-113
10 砖墙照片 P. 130-131
11 明信片2(4月15日) P. 178-179
12 明信片3(4月18日) P. 190-191
13 明信片4(4月19日) P. 192-193
14 明信片5(4月20日) P. 200-201
15 埃里克的信(
2) P. 202-203
16 照片:年轻的柯岱拉 P. 242-243
17 佩加的卡片 P. 256-257
18 巴西剪报 P. 256-257
19 叉角羚咖啡馆餐巾纸 P. 308-309
20 德雅尔丹葬礼小卡 P. 362-363
21 珍的第二封信(*2) P. 376-377
22 佩加的信 P. 416-417
23 厄特沃什之轮 P. 封三

序言

《忒修斯之船》译者序


V. M. 石察卡是谁?世人知道他的名号,知道他是个多产作家,写了许多挑衅意味浓厚的小说,不仅撼动各级政府机关、令无良的实业家感到羞耻,更预知到近几十年来格外猖獗的极权主义终将以骇人的声势横扫全世界。世人也知道他写作极其灵巧,他的每一本书,甚至是每一个章节中,形形色色的成语与文学手法总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但世人从来不知道石察卡的真面目,从来未曾确知此人的任何一项人生经历。
可以预见却也令人失望的是,石察卡的身份之谜比他的作品引发了更热烈的研究探讨。对他一生的经历感兴趣当然可以理解,因为他被公认为本世纪上半叶最独树一帜且…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欣赏他的读者想认识这个创作出深受他们喜爱的故事的人,而他的敌人则想认识他以便封他的口。
坊间有各种关于他参与的活动和关系的传闻,其中充斥着破坏行动、间谍活动、密谋、颠覆、偷窃与刺杀等谣言,这更加激发了追查石察卡身份的狂热。据我所知,在大众媒体(与某些冒称“文学研究”的令人发指的文章)中,没有任何一类阴谋诡计不和石察卡牵扯上关系。或许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石察卡的作品本身便经常涵盖秘密、阴谋与虚幻世界的事件,而作者本身的蛰伏隐遁可能正是其中最精彩也最刺激的部分。
可是把焦点放在“作者”而非“作品”,对两者都是侮辱。应该只有在作者的私生活中(无论过去或现在,这皆与他人无关),他“是谁”可能才重要。石察卡在寥寥几次可验证的公开声明中确认了,他也认为作者身份的争议被误导,更遑论他的安全、自由与内心的平和受到的致命威胁。
石察卡一般被认为写了十九部小说,第一部是讽刺探险小说《布拉克森霍尔姆的奇迹》,一九一一年在欧洲备受推崇,而最后一部便是你现在手上的这本。此书中还有我为石察卡的忠实读者与研究其作品且负责的学者所做的大量注解。


虽然诚惶诚恐,我还是要概述几个有关“可能人选”最常见的主张,以免读者从不可靠的来源寻求资料。有人以为作家石察卡便是工厂工人瓦茨拉夫·石察卡(一八九二年生于南波希米亚),但执此论点者必须设法解释一篇新闻报道,其内容是有个同名同姓者于一九一○年在布拉格自杀身亡。还有人——包括许多自诩为的“文学专家”——以不同理由反驳这个理论:诚如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备受争议,他们认为这些作品不可能出自一个几乎未接受正式教育的人之手。不会的,他们说,这肯定是另一人,另一个资格更令人信服的人,以“石察卡”为笔名写作,例如:

• 瑞典童书作家托斯滕·埃斯壮;
• 或是苏格兰哲学家、小说家兼美食享乐主义者格思里·麦金内;
• 或是一度受人尊崇,如今已大为失宠的西班牙小说家兼传记作家蒂亚戈·加西亚·费拉拉;
• 或是美国低俗小说家兼编剧维克托·马丁·萨默斯比;
• 或是加拿大探险家C. F. J. 沃林福德;
• 或是德国无政府主义者兼辩论家赖因霍尔德·费尔巴哈;
• 或是知名捷克诗人兼剧作家卡耶坦·赫鲁毕;
• 或者甚至是法国考古学家、妇女参政论者兼小说家雅玛杭特·狄虹。

有些号称严谨的人提出了玄秘出身的说法:得到十四世纪修女口谕的小女孩!来自某个遥远星球的古代纳斯卡王!欧嘉女大公,遭谋杀前后都在写作!以及其他谬论:一名凶狠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只知其外号叫“阿匹斯神的抄缮官”!几乎可以确定为虚构的“最后一个西班牙海盗”胡安·布拉斯·科瓦鲁维亚斯!那百万只闻名遐迩的打字猴!这些全都不值一哂。
我没有兴趣争辩哪个石察卡的“可能人选”概率…大(无论是看似可信、异想天开或其他)。我不知道他的本名、出生地或母语为何,不知道他的身高、体重、地址、工作经历,或旅游路径,不知道他是否犯下过任何一桩他曾被指控的非法、破坏或暴力恶行。我不在乎其他人认为他是谁或对他有何看法。
我在乎的是他的文字技巧与信念热情。我没有为他确认身份的冲动,因为我了解他。我透过他笔下人物的眼睛看世界;我从他的信件,以及我们在他打字稿空白处的讨论中,听见了他的声音;我可以感觉到他很感激我努力让更多人读到他的小说。至于他的谜、他的秘密、他的错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不关心。


我坦承:我切切渴望着某天的早班邮件中,会再次出现那种发皱并沾有墨渍的马尼拉纸信封,信封外的邮戳脏污不明又没有回邮地址,信封内则是石察卡惯用的葱皮纸打字稿—照例以某种我不知道作者竟精通的语言写成。而这充满挑衅又令人愉悦、难以捉摸又具启发性的第二十部小说,必将为作者的作品集再添宝贵的一笔。
但这事不会发生,石察卡已经死了。死于谁手,我不敢断言。


三年前,亦即一九四六年五月底,我收到石察卡的电报,要我从纽约前往哈瓦那的圣塞巴斯蒂安饭店。电报中说他会亲手交给我新小说《忒修斯之船》第十章即最后一章的手稿。我何其荣幸,也很高兴能与石察卡合作超过二十年,翻译了他的十三部小说(每一本都译为数种语言),但尽管合作关系意义深远、成果丰硕,却只活跃于书信往返;我记得我们从未碰过面。电报暗示他终于准备好让我一睹庐山真面目,因为完全信任我不会泄漏任何事去危害他的匿名状态与人身安全。
我依计划在六月五日上午抵达饭店,向柜台人员询问了他旅行时用的化名(虽然他以后再也不会用到,我仍不在此公开)。柜台人员告诉我“F先生”出去了,并交代请所有访客到饭店餐厅等他回来。我一直等到午夜餐厅打烊,忍不住满心忧虑,说服了夜班服务人员带我上楼到客房去。房里的景象让我毕生难忘:显然有过一番激烈打斗——椅子断裂、桌子倒翻、灰泥墙上满是洞孔与砍痕、衣物散落、一部“流浪者”打字机倒栽葱似的躺在地上、窗台沾有血迹——窗户开向一条小巷道,三楼高的落差。窗子底下呢?两个穿警察制服的男人,正将一具用毛毯裹起的尸体抬上一辆货车后车厢,准备运走。之后呢?就只剩货车排出的废气,以及几张四下飘飞的葱皮纸。
我是否应该去追货车?也许吧。但在震惊伤痛之余,我凭着本能行动,奔至小巷拾起纸张。一如我所期望又害怕的,这些正是石察卡的《忒修斯之船》第十章的部分原稿。你即将读到的第十章版本,便是根据这些,加上服务员发现塞在石察卡房内床垫底下的另外几张所写成的。我尽了…大努力重建这个章节,并依照与石察卡意向相符的方式填补缺漏。


“如果石察卡死了,”曾有人问道,“那么他的尸体何在?”这有什么重要呢?假如他的骨骸埋在地下什么地方,那么就已经融入大地成为一体;假如在水里,那么就填入了我们的海洋,并从云端化成雨水落下;假如在空气中,那么我们必定能呼吸得到,正如我们从他的小说中吸入生命力。石察卡不只是说故事的人,也是故事。而且这故事充满活力、千变万化、永垂不朽。


石察卡的书从来没有前言、译者序、注解或其他任何附加文章;作者非常坚持在他著作的封面与封底之间,只能出现他写的东西。那么我现在是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意愿呢?恐怕是的。但倘若有办法让石察卡看到我这些文字,他应该会谅解我的动机,并感受到字里行间从头至尾的诚心实意。他眼中的我不仅深爱他的作品、让他的文字遍及数百万读者,还热心保护他的匿名身份——他的艺术尊严甚至是性命所在。他了解我对他的忠诚自始至终坚定不移。我与石察卡的结合始于我内心最温柔的角落,也将在此告终。

F. X. 柯岱拉
一九四九年十月三十日,于纽约

文摘
至于店主,当然也猜到风琴师会这么做,对他而言这不是新把戏。这个移民一跨出店门,店主便会指示他那群头脑简单但身强体壮的儿子去跟踪此人一整晚,无论多久,直到他露出马脚——也许当他钻进某家酒馆旁的巷道内,清空猴子口袋里的钱时,店主的儿子们便会当街将他压倒在地,用铅管把他的腕骨砸得粉碎。他们会抓住逃跑的猴子的绳索,试着到酒馆里面把它卖掉。当然不会有人想买,于是他们便在港口附近那些一家比一家声名狼藉的酒肆里,一试再试。最后,(已有八九分醉意的)兄弟们会到码头上去,在绳子另一端绑上重物,测试猴子的泳技有多好。
不过这一切还得过几个小时才会发生。此时,当店主猛地关上抽屉,风琴师将微薄的收入放进口袋之际,穿深色大衣的男人正好从外面经过。(那两人并未注意到他,但四肢大张坐在门口的猴子却龇牙咧嘴发出不满的吱吱声。)店主与风琴师道别时以握手掩饰对彼此暗藏的不信任,而身穿深色大衣的男人又转过另一个街角,留下这两人径自去进行歌曲、铜板与骨头的交易。随着他的鞋底踩在石板地面发出轻微的咯吱响声,天空也逐渐转暗,真正入夜了。
……然后又是一个转角,接着再一个,穿大衣的男人来到一条没有灯光的街道。从前方很远的地方传来一阵尖锐的碰撞声(听起来像是石头相撞),但此处,四下的街上空无一人,除了啪嗒啪嗒的细雨声之外安安静静,安静到仿佛他能听见人声呢喃,那是在此河海交会处安息的人们,他们安息在这座城市与其街道正下方的地道迷宫中,在掩埋于迷宫底下、更久远的商栈小村中,在更深处的地下墓穴中,也在埋得更深的小泥屋聚落中,贯穿了各个文明的地层。那些声音不断传来,低语呢喃形成了声音的莫比乌斯环,字句模糊难辨,但那充满愤怒与哀恸、负担与剧变、歧见与复仇与忧伤的语调,却如刀刃般锋利。
自从他醒来,(从什么中醒来?梦?神游状态?借来的人生?)并开始在旧城区四处游荡,身心的麻木已使感官变得迟钝,直到此刻他不禁纳闷是否应该转而感到惧怕。他试图更仔细地倾听那些声音,但雨水更猛烈地打在路面上,一阵汹涌的声波淹没了那些声音,随后石头互相撞击的声音再度响起,九声尖锐的爆裂,分成三段,每段三声;他信步义转过一个街角……
……来到一个灯火通明的路段。原本有三个男孩正朝着亮闪闪的玻璃圆屋顶丢石块,一看见穿大衣的男人便连忙躲进一条小巷内,拼命忍住淘气犯错后的轻浮笑声,等着那人走过。三兄弟当中谁也没去看他的脸,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义是谁呢?他是大人,亦即一个没有面孔的、代表秩序与评判的人。他是朝头部挥打过来的警棍,他是在家里等候他们的拳打脚踢,他是所有兴奋刺激的结束,所以必须避开他。除此之外,不必把他当回事,嘲弄一番抛到脑后就行了。
P9-P11

购买链接(不是做广告)

amazon(精装 简体) :S. (简体中文典藏复刻版) 126元
amazon(精装 繁体) :S.(繁体中文版) 192元

s.封面1
s.封面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